银河yh0076

      资讯中心

      "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塞尔维亚 、匈牙利三国前瞻

      时间:2024-04-30 来源:新华社 浏览量:690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习近平主席出访法国、塞尔维亚 、匈牙利三国前瞻

        新华社记者赵嫣 张代蕾

        跨越辽阔的亚欧大陆,中国元首外交再启新程 。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 、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再度访欧。访问期间 ,习近平主席将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领导人为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指引方向,为拓展深化互利合作注入动力。

        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 。习近平主席此访将推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

        继往开来 ,中法携手面向新征程

        “今天的世界再次走到关键十字路口 。面对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理应秉持建交初心,担负责任使命,共同开辟通向和平、安全、繁荣 、进步的人类发展之路。”1月27日,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在给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贺电中这样寄语。

        中法关系的独特历史塑造了独立自主 、相互理解、高瞻远瞩 、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60年来,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到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从开通中国同西方国家间第一条直航航线到西方国家中最早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中法两国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第三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 ,习近平主席首次访法 ,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再访法国,强调中法作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将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并肩前行。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中法携手成为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坚定推动者。“国家元首之间需要这样的交流 ,这能加深我们彼此之间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共同应对问题和挑战 。”2023年陪同马克龙总统访华的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阿洛泽说 。

        60年来,从飞机、卫星、核电站到葡萄酒、奶酪 、化妆品 ,中法合作既有“高精尖” ,也能“接地气”。“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机制已成为中法合作的亮丽名片。中法双边贸易额增长800倍,2023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789亿美元 。中国是法国在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 。

        在2019年举行的第二届进博会上 ,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共同巡馆时,马克龙总统热情邀请习近平主席在法国馆品尝法国红酒和牛肉食品。习近平主席表示 ,中国消费市场很大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希望法国企业家展现长远眼光 ,同中国加强互利合作 。今年,法国将担任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宾国 。

        文化亲近感是中法关系的独特优势。在法国尼斯,习近平主席收到马克龙总统赠送的法文古籍《论语导读》。在中国广州,习近平主席邀请马克龙总统观景品茗 ,共赏千年古琴演奏的古曲《高山流水》。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个文明大国不断拓展多领域的文化合作 ,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例证。

        合作修复巴黎圣母院 、共同保护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中法携手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从互设文化中心到互办文化年、语言年 ,中法人文交流为世界文明互鉴作出表率;从中国宣布对法国实施单方面免签入境政策 ,到巴黎戴高乐机场宣布打造“中国游客友好机场”,中法多项措施加速双方人员往来。2024年是中法文化旅游年 ,从“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到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贯穿全年的数百项精彩活动陆续登场 ,两国民众相知相亲上演“双向奔赴”。

        铁杆情谊,中塞续写友谊新篇章

        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北部城市诺维萨德之间 ,往来穿梭着一列列靓丽的高速列车 。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

        匈塞铁路贝诺段的通车使塞尔维亚成为率先迈入“高铁时代”的中东欧国家 。截至今年3月19日,匈塞铁路贝诺段已安全平稳运营满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超683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互联互通水平。

        “铁杆情谊”,是中塞关系的关键词。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说:“塞尔维亚是中国的铁杆朋友,两国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堪称中国同欧洲国家友好关系的典范。”武契奇总统表示,我们对塞中铁杆友谊感到自豪。

        人们不会忘记,中塞两国深厚传统友谊和特殊友好感情是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人们不会忘记,在面对一次次困难和挑战之时 ,中塞两国人民始终患难与共,彼此支持 。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 ,塞尔维亚政府获悉中国地震灾区急需帐篷等物资,从军队储备中调集一批帐篷驰援灾区,并在外包装印上“致中国人民”。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一场主题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和中国兄弟在一起”的音乐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到场的塞尔维亚各界人士用中文高喊“中国加油” 。同年3月,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中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帮助塞尔维亚应对疫情,武契奇总统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亲吻五星红旗,如此场景至今温暖人心……

        “朋友是时间的果实。”在2016年访塞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引用这句塞尔维亚谚语 。在那次访问期间,中塞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8年来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塞双边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两国高层交往日益紧密,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各领域合作提供坚实政治基础。

        由中企承建的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贝尔格莱德绕城高速公路路段去年相继通车,波扎雷瓦茨至戈卢巴茨快速路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塞方再工业化和“塞尔维亚2025愿景”国家战略对接持续深化,硕果累累。

        在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两国员工正为建设在欧洲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共同努力;在塞尔维亚西部城市瓦列沃,中国海信集团投资建厂,所生产的冰箱销往欧洲多国……中塞两国产业合作持续升温,不断释放新的活力,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与中国分享我们最好的”是第四届进博会塞尔维亚国家馆的醒目标语。塞尔维亚已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 ,精酿啤酒、特色红酒 、农产品等逐渐被中国消费者熟知。2023年10月,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 ,这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随着两国务实合作不断向更广领域拓展,中塞在共同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将书写两国友谊的新篇章。

        携手同行,中匈打造交往新典范

        在位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切佩尔港物流园,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处理从集装箱卸下的大批货品。不少货物都是经中欧班列陆运或“空中丝绸之路”航空货运自中国发运而来 ,由机器人放置在智能库房,经过短暂存储后发往欧洲多国 。共建“一带一路”推动物流合作发展,大大节省中国商品到达欧洲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匈牙利是首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 。2023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时说:“中方愿同匈方继续做彼此信赖、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以明年建交75周年为契机 ,推动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续写中匈友好合作关系的新篇章。”

        建交75年来 ,中匈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 ,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良好典范。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与欧尔班总理共同宣布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匈关系进入“换挡提速”的历史新阶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双方合作持续升级的重要抓手 。双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紧密对接。郑州、宁波至布达佩斯货运直航成功开通,合肥、石家庄、赣州等城市至布达佩斯中欧班列高效运行 ,“空中丝绸之路”、中欧陆海快线在亚欧大陆之上密织交通网线,有力提升匈牙利地区交通枢纽地位。

        匈牙利谚语说,结伴才能走得更远。在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战略引领下 ,中匈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务实合作蓬勃发展。中国3月宣布对匈牙利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匈方迅速回应 ,对中国实施签证便利化安排;匈牙利的牛肉、托卡伊葡萄酒等优质农产品走入中国千家万户 ;匈牙利公司开发的“魔墙”互动技术应用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国家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来自中国的蔚来 、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匈牙利的大街小巷,中企投资建设的光伏项目助匈牙利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中企在匈建成欧洲首个5G智慧铁路港……两国在旅游 、农业、科技、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不断造福两国民众 。

        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2023年 ,习近平主席复信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学生,鼓励匈牙利青少年更多了解中国 ,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于2004年9月 ,是中东欧地区第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 ,是两国文化和教育合作的典范 。在匈牙利,中文已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并作为高考科目,“中文热”持续升温,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 。

        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匈牙利马蒂亚斯·科尔维努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负责人莫尔迪茨·乔鲍说,匈中关系发展“非常好”,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必将为两国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

        正确定位,推动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始终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中欧关系,视欧洲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和合作伙伴,主张双方坚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正确定位,以建设性对话增进理解、妥处分歧,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开放发展的倡导者、文明对话的推动者。

        放眼未来,国际形势深刻演变,中欧之间需要架更多的“桥”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名誉主席斯蒂芬·佩里表示 ,相信习近平主席此访将进一步促进欧中交往 。他认为 ,欧盟需要排除干扰,“以更理性 、友善的态度对待中国” ,通过更积极、务实的合作,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发展。

        2023年12月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强调,双方要多做加法,以更深入 、更广泛合作拉紧中欧利益共同体的纽带。

        中欧班列2023年开行1.7万列,联结欧洲25个国家219个城市 ,在动荡世界中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 。中方给予欧洲多国免签待遇,便利双方人员和经贸往来。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中欧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持续造福沿线民众。中欧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成为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的真实写照。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不断落地,欧洲国家在交往中感受到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原则携手共进的真诚愿望,期待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为双方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深化友谊注入新动力。

        强化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下协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 、公共卫生 、数字治理等全球性挑战……法国巴黎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利亚齐德·本哈米表示 ,欧洲和中国拥有共同利益,互相尊重 、寻求双赢应是欧中合作的主基调。双方多对话、多合作,才能为共同应对和平 、气候、环保等全球性挑战作出贡献。

        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增益的是双方和世界人民福祉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各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 ,得到许多欧洲国家和人民的认同 。”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专家斯特凡·奥森科普说 ,相信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欧洲 ,双方将继续发出主张世界多极化 、共同应对挑战的合声 ,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凝聚共识和力量。(参与记者:唐霁、石中玉 、陈浩、金晶、乔本孝、李学军、单玮怡、张远)

      推荐产品

      湖南省银河yh007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微博
      • 小红书

      电话:0731-82222271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隆园一路19号湘茶高科技产业园

      Copyright © 2023 湖南省银河yh007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查阅   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4043533号-1
      技术支持 :

      手机咨询

      0731-8222227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站二维码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微信客服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联系我们:0731-8222227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