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yh0076

      资讯中心

      总书记湖南行|记者手记:不负春光更前行

      时间:2024-03-24 来源:新华社 浏览量:597

        新华社长沙3月23日电 题:记者手记 :不负春光更前行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 、施雨岑

        最是一年春好处。

        和煦春风,吹过广袤的洞庭湖平原,“洞庭粮仓”湖南常德,一幅美丽的春耕图铺展开来——黄绿交织的油菜花海 ,旋耕机轰鸣;乡野阡陌,散发着泥土清香 ;水稻田中,村民正忙育秧 。

        3月19日下午 ,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着田边小道,走进农田深处,考察春耕备耕。

        全国两会结束不久,总书记即开启繁忙的考察行程 。此次来,既是考察一省,也是谋划一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推动在更高起点挺起中部“脊梁”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悠久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尊时守位的智慧 ,磨练出只争朝夕的劲头,沉淀着久久为功的韧性 。

        农田边,总书记同种粮大户 、农技人员等共话春耕 。看到刚刚播下的稻种,总书记关切地问 :“你们这里什么时候开始插秧?”

        “4月上旬和中旬。”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总书记对农业生产的熟悉 ,更让大家感觉亲近放松 。

        不插五一秧,是指只有在五一前完成插秧,才有后续的环环相扣。急不得也等不得,这种对农时的重视 ,蕴藏着干事成事的朴素道理。

        这令人不禁想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总书记那句催人奋进的话:“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

        裤腿上满是泥土,“90后”新农人陈帅宇引起总书记的注意。

        湖南伢子“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 ,立志要“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9年前 ,大学毕业的陈帅宇决定回乡当农民,带头成立合作社、承包2800多亩水稻田,干得有滋有味。

        “打算继续干下去吗 ?”总书记问。

        “肯定继续干下去 ,我们越干越有劲了!”小伙子干脆地回答 。

        插秧机、抛秧机、植保无人机……“80后”种粮大户戴宏,在自家院中向总书记如数家珍介绍为春耕准备的农机具。

        过去 ,一家人最多种50亩地。如今,戴宏承包了480多亩水田,综合收入超过60万元。“他呀,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戴宏的父母自豪地对总书记说。

        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新的技术理念 。这片土地上 ,从粮食生产到乡村振兴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和接力,孕育着更加丰硕的未来。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湖湘大地 ,正值育秧的时节,亦是育人的沃土。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18日下午,绵绵春雨中,刚到湖南长沙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

        风声、雨声、读书声,教室、宿舍、自习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一组人像群雕,再现了当年同学少年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近代以来,这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发扬“以传斯道而济斯民”的教育传统,砥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 、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精神,毛泽东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在此立下报国之志,投身时代洪流,一时群星璀璨,蔚为大观。

        回望历史,总书记十分感慨:“在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 ,当时一批爱国者就觉得中国要强大就要办教育 。”“学校的办学宗旨,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要引导学生立志报国。”

        春雨润物无声 ,春苗茁壮成长。

        学校大厅里 ,热情的师生们围拢过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大三学生黎洁上前,用洪亮的声音向总书记汇报自己的求学感受。

        黎洁来自湘西山区 。在家乡读小学时,曾受教于湖南一师毕业的优秀教师 ,便立志“长大后做老师这样的人” 。

        双十年华,正是人生的春天 。面对总书记  ,黎洁自信而坚定:“一定珍惜青春 ,不负韶华,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先生 。”

        10多年来,2万余名乡村公费师范生从这里出发,走向大山深处、村村寨寨 ,躬耕教坛、育人强国。

        救国、兴国 、强国 ,岁月奔涌,山河巨变 ,青春一脉相承。激荡的爱国之志始终如这所学校的校歌般慷慨激昂 :“学子努力,蔚为万夫雄!”

        犹记得4年前,“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即将开启、“十四五”规划正在谋划。

        也是在长沙 ,细雨飘飞中 ,总书记在岳麓书院对学生们说:“‘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同学们一定要不负时代重托 ,不负青春韶华”。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5周年华诞 。

        面对一张张青春的面孔 ,总书记勉励道:“现在 ,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

        春光里,古老文明的赓续和现代文明的焕新,展现出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湖南常德 ,武陵故郡 。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笔下 ,描绘出多少人为之向往的“世外桃源” 。

        如今的常德河街,商铺林立、游人如织,历史记忆与人间烟火交汇融合 ,城市文脉和现代生活共荣共生,物阜民丰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春雨初霁,阳光格外温暖。沿着麻石板路,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热闹的河街,在鸳鸯走马楼观看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

        “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总书记再次阐释人文经济学的内涵。

        站在一幅巨型手绘水墨画前,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告诉总书记自己的计划——用10年时间 ,将沈从文笔下的《湘行散记》还原到一根长达10米的红椿阴沉木上,用木雕技艺展现大美湘西的山川人文 。

        在潘能辉看来,“木雕不只是技艺 ,要赋予作品灵魂,必须沉淀下来 ,必须融入历史文化”。

        认准了,就久久为功干下去,扎扎实实埋头苦干,不求一时之热闹,而终必有成。这不仅是文化传承者的精神特质 ,更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奋斗者的写照。

        正如总书记常说的“钉钉子精神”“十年磨一剑”“一辈子办成一件事”,这是抓工作的定力、韧性和方法。

        总书记现场观看了澧水船工号子展示。

        “开船啰 !哎咳哎 ,哟嗬嗬……”

        舞台上,非遗传承人浑厚高亢、气势如虹的合唱,把澧水河上船工的劳动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令人心潮澎湃 。

        舞台背景的老照片 ,意味深长——

        只见两岸山高崖陡,滩险流急。岸边的船工们背勒纤绳,脚踏乱石 ,步调一致,坚毅向前……

      推荐产品

      湖南省银河yh007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抖音号
      • 视频号
      • 微博
      • 小红书

      电话:0731-82222271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平高科技园隆园一路19号湘茶高科技产业园

      Copyright © 2023 湖南省银河yh007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营业执照查阅   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4043533号-1
      技术支持:

      手机咨询

      0731-82222271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端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站二维码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

      微信客服

      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联系我们:0731-82222271

        XML地图